我國配電變壓器通常是指電壓為35kV和10kV及以下、容量為6300kVA以下直接向終端用戶供電的電力變壓器。目前全國網上運行的配電變壓器總電能損耗約為411億kWh,約占2000年總發電量的3.16%。盡管配電變壓器已是高效率的設備(95-99%),但由于其數量巨大和空載耗電的固定性,變壓器效率即便有微小的改進也能獲得相當大的能源節約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因此其本身存在著巨大的節能潛力。
90年代后期,我國配電變壓器行業發展速度較快。1997年以來,由于受到城鄉電網改造工程的拉動,電力變壓器行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1999年電力變壓器產量增長24.81%。2000年電力變壓器產量增長15.88%,配電變壓器的數量比重增加:1999年配電變壓器數量比重由1998年的34.72%上升到39.51%,增長5個百分點;2000年配電變壓器數量比重為36.89%。(10kV6,300KVA及以下變壓器產量為304,099臺,41,778KVA,35kV6,300KVA及以下變壓器產量為7,821臺,9316.4KVA)。城鄉電網改造工程所選用的油浸式配電變壓器設備已經全部實現了由S7型向S9型的轉變。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應用,新的低損耗配電變壓器相繼開發成功。國內許多變壓器制造廠商投入了大量資金引進國外先進的制造技術及設備,不斷研制開發低損耗變壓器和各種結構形式的變壓器,如油浸變壓器已出現比新S9系列更節能的S10、S11系列,新干式變壓器的SC9系列以及非晶合金鐵心等低損耗等產品都顯示了我國配電變壓器的節能潛力。
此外,在網上運行的配電變壓器中役齡超過20年效率低的老舊變壓器約占10%以上,估算容量約為2.4億kVA,這些變壓器是按照六、七十年代標準設計的產品,損耗非常高,如果花一定投資用S9去替換老舊變壓器必定會獲得很大經濟效益。依不同容量的計算,購置S9變壓器去替換舊變壓器的投資回報年一般只需2~3年(未計舊變壓器回收費和拆裝費條件),其節能潛力巨大。
二.變壓器發展趨勢及產品特點
我國配電變壓器行業經過不斷努力,在90年代以后較過去有了突破性的進展,變壓器性能不僅是鐵心硅鋼片材質的改進,而且在容量結構和制造工藝都有所突破,因而在節能降耗、降低空載電流和噪音都取得較大進展。
1.近年來節能配電變壓器產品的發展趨勢
1.1卷鐵心配電變壓器(S11型)這種變壓器早在60年代已為一些發達國家所采用,近年來也在我國逐漸推廣。卷鐵心變壓器的優點:
降低變壓器空載損耗。約10~25%,依變壓器容量而變降低空載電流,一般為疊片鐵心的50%變壓器噪音水平顯著降低,小型變壓器可做到37~42dB,減少對城鎮噪音污染。
1.2單相配電變壓器(D10型)的使用美國等世界多數國家早已在居民低壓配電的單相三線制系統中使用,對降低低壓配電損耗意義重大,這方面已有較多論著。變壓器多為柱上式,便于安裝并靠近負荷中心,通常為少維護的密封式。與同容量三相變壓器相比,空載損耗和負載損耗都小,有效材料用量也少,價格低20~30%。我國在個別地方試改制后頗受用戶歡迎。
1.3非晶合金配電變壓器自1979年美國聯信公司發明非晶片至今,在全世界范圍作為樣品研制和少量生產使用,非晶合金配電變壓器的空載損耗比硅鋼片的下降70~80%,但至今未全面推廣使用的根本原因是價格較高。1998年上海置信公司引進了美國GE公司的非晶合金鐵心變壓器的制造技術,其生產的SH-M型非晶合金鐵心密封式變壓器額定容量在50~2,500kVA之間,空載損耗在34~700W之間,負載損耗在870~21,500W之間,空載電流在1.5~0.5%之間,短路阻抗在4~4.5%之間。
1.4干式配電變壓器由于結構簡單、維護方便、防火阻燃、防塵等特點,被廣泛應用在對安全運行有較高要求的場合。以前干式配電變壓器用量較少,近年來發展很快,目前已占到配電變壓器總量的3~5%,部分大城市已占到50%。
環氧樹脂干式變壓器在國內取得了很大的發展。目前國內能生產最高電壓35kV,最大容量20,000kVA的環氧樹脂干式變壓器。SC9型為干式新型節能變壓器,損耗比老式產品大大降低,對比老SC8干式變壓器空載損耗平均降低87.52%負載損耗平均降低10.27%,對比S9油浸式空載損耗平均降低17.34%負載損耗平均降低23.88%。另外變壓器噪音水平也顯著降低。我國和歐洲多使用這一類型干式變壓器。
浸漬式干式變壓器(或稱做nomex紙型)是干式變壓器應用最早的一種結構,發展為敞開式通風干式變壓器(OVDT),繞組層間、匝間絕緣采用聚脂纖維紙或聚芳胺合成紙(NOMEX紙)。這種結構的繞組經真空壓力浸漆(VPI)工藝處理后有足夠的承受短路能力。因為Nomex紙耐溫等級為C級(220℃)是耐高溫絕緣材料,具有阻燃、防潮及優良環保特性,允許長時間大負荷過載,運行可靠性較高。占美國市場干式變壓器的85%。
1.5箱式變壓器又稱高低壓預制式變電站,大部分功能部件與變壓器器身均浸入變壓器箱內,由變壓器制造廠生產。變電站靠近負荷中心,可降低線損,也屬于節能配電變壓器之列。
2.節能配電變壓器的材料問題
在開發新型配電變壓器中,導磁和導電材料的作用十分重要,而這兩方面我國都比較落后,多年來沒有重大突破,硅鋼片幾乎完全靠進口。
2.1導磁系統發展的歷史回顧
我國64、73標準的變壓器大都采用熱軋硅鋼片作為鐵芯的導磁材料,由于熱軋硅鋼片無方向性,故三相鐵芯都是采用直接縫。導磁材料的材質與鐵芯結構都決定了空載損耗與空載噪聲都具有較大的值。1964年日本發明了高導磁晶粒取向冷軋硅鋼片,80年代后,我國進口了這種硅鋼片的卷料,推動了導磁系統的結構改進,由于冷軋硅鋼片有方向性;鐵芯柱上不再有接縫,疊片定位方法的改進,芯柱與軛片內可不設孔,這就使空載損耗大幅度的降低。
20世紀90年代,世界上又研制成厚度僅為0.23mm的冷軋晶粒取向硅鋼片,如再經過激光照射或等離子處理,這是最低單位損耗的硅鋼片系列產品,50Hz及1.7T下的單位損耗僅為0.9W/kg。鐵芯結構上又出現階梯45°接縫的最新結構,使空載損耗與空載噪聲又一次降低,使配電變壓器向低損耗、低噪聲方面發展又邁進了一步,空載損耗降低60%。
1974年美國聯信公司研制出鐵基非晶合金,1978年美國GE公司測出6OHz及1.5T下的單位損耗為0.44W/kg。1980年聯信公司首次推出15kVA非晶鐵芯配電變壓器,以后,美國GE公司制成2500kVA非晶鐵芯配電變壓器。空載損耗比用激光處理高導磁晶粒取向冷軋硅鋼片又降低了70%。我國也在1994年研制成一批非晶鐵芯配電變壓器,有些廠已具備批量生產非晶鐵芯配電變壓器的能力。
從以上發展歷史的回顧中可知,導磁材料的發展,促進導磁材料加工設備的現代化,鐵芯結構的改進,空載損耗與空載噪聲的大幅度下降,使變壓器可安裝在居民區附近。
2.2導電系統的繞組發展的歷史回顧
在我國配電變壓器的發展歷史中,也曾用過鋁導線,雖可滿足性能要求,但國內用戶不歡迎鋁線變壓器,目前已不再生產鋁線變壓器。
為了降低負載損耗,從材質上,國內已大量采用無氧銅導線;除扁導線、圓導線外,還采用銅箔。因為無氧銅的電阻率低,表面又光亮,故負載損耗可低。
繞組結構發展中,注意散熱性能的改進,盡量采用縱向散熱油隙;同時繞組的緊固結構保證短路電流產生的機械力的承受能力。
2.3其它結構的改進
傳統的配電變壓器都用于中點絕緣的10kV系統中,故繞組的聯結組都選Yyn0,隨著非線性負載的增長,卷鐵芯結構的選用,繞組的聯結組在向Dyn11過渡。